手機:15042836555
電話:024-87723300
傳真:024-87723399
地址:沈陽胡臺工業園區
新聞中心
當前位置:首頁-新聞中心
產業雙向虧損,養殖及屠宰企業雙向不減又在怎樣調整? |
2023-04-28 09:59:42 |
進入2023年隨國內生豬價格持續下跌,養殖端利潤大幅縮水,進入4月份自繁自養頭均虧損在200-270元區間,外購仔豬養殖虧損面積亦不斷擴大。屠宰端年內利潤同步快速下滑,在行業整體供強需弱大背景下,屠宰亦虧損局面難以扭轉,產業供需雙虧,年內企業布局又出現怎樣變化調整,現做以下簡要分析。 1.養殖端持續虧損,屠宰企業利潤同步縮水 ![]() 根據Mysteel農產品數據監測,2023年一季度國內生繁自養頭均虧損達168.3元/頭,同比回升163.7元/頭,但較2022年四季度超800元的頭均盈利可謂相差甚遠。進入2023年隨供應加速增量,大體重豬源集中出欄,供應利空不斷增強。疊加年前新冠疫情影響下的消費跟進不及預期,生豬價格由1月初16.2元/公斤快速回落至月末低點13.8元/公斤,降幅達14.8%。進入2-3月份生豬價格低位小幅回升,但4月份生豬再遇前低,市場進入低位博弈階段。從部分上市豬企業一季度最新養殖成本來看,除個別15.5元/公斤的低成本,多數企業處于16.0-18.0元/公斤。養殖端虧損面積仍大,產業生產成本及資金壓力不斷增加。 ![]() 2023年在豬價低位下滑,春節短時硬性需求帶動下,屠宰企業年初利潤高位調整,1月份頭均盈利仍在190.2元,但進入2-3月份豬價持續低位,屠宰企業分割入凍比例不斷增大,凍品庫容快速回升,北方多地產品宰企庫容超50%。加之終端鮮品消費走貨跟進不及預期,屠宰企業成本壓力不斷增大,截至3季度末頭均虧損仍維持在50元左右。進入四月份氣溫不斷升高,豬價的短期回升難以帶動白條鮮銷的及時跟漲,企業暫難以擺脫虧損局面。 2.市場低迷下的產業鏈布局及產能調整 那么產業雙向持續虧損,近年來養殖及屠宰企業雙向不減又在怎樣調整,就近期市場關注的重點問題,做以下簡要分析。 問題一:4月18日神農集團宣布20億投資全產業鏈。對此有何看法? 近年來,尤其是2019非瘟疫情集中爆發過后,國內豬肉供應缺口不斷增大,高紅利疊加政策性利好帶動,頭部規;潭瓤焖偬嵘,越來越多的豬企大手筆投身全產業鏈建設,豬企從此前的規模擴張大戰、成本大戰等也延申到了下游產業鏈如食品方向的布局戰。規模企業因其雄厚的資金實力及成本優勢,在加速增產擴能的同時,在市場變革的競爭中過程中有更強的抗擊打能力。同時全產業布局相較于比較單一的運作環節,能減少各板塊間外部交易成本,優化各環節利潤水平。同時有效抵御各方市場價格波動導致的各環節經營壓力及風險。但進入到2023年整體市場擴張已然進入趨緩階段,企業更多進行優化布局,度過市場周期底部沖擊。 問題二:農業農村部公布一季度生豬出欄近2億頭,年度出欄或接近多少? 2023年一季度末,國內生豬存欄43094萬頭,同比增長2.0%,也表明國內豬源供應整體充裕。再次從影響生豬產能變化最為直接指標,十個月前的能繁母豬數據變化來看。2022年下半年國內能繁母豬存欄已開始呈現正向恢復增長趨勢,截至年末,國內繁殖母豬存欄在4390萬頭,同比增長1.41%。2023年初養殖行業雖受冬季疫情及非瘟疫情綜合影響,但2月末能繁存欄仍在4343萬頭,連續兩月產能去化調整僅在1.1個百分點左右,疊加近年來上游母豬生產效能不斷優化提升,綜合預計2023年出欄量或環比繼續增量明顯。 問題三:大型豬企份額越來越高的情況下,養豬行業越來越進入微利時代,而在豬周期下行階段,企業的高負責與高虧損也成為了一個難題,全產業鏈尤其是下游食品深加工預制菜等的建設有望形成產業鏈閉環,鎖住企業利潤,對沖豬周期,讓豬企更能平滑過度。對此有何看法? 隨著2022年生豬市場步入新的運行周期,行業生產依然經歷著多次較大起伏。年內隨豬價低位調整,行業企業經營壓力不斷增大,大型豬企從飼料基地生產,到養殖出欄,再到屠宰、深加工的全產業鏈布局,或更有利于降低盈利的波動風險值。但企業更需踏準市場節奏變化,避免盲目擴張對主體業務造成的不利影響,保證企業相對穩定現金流及資金鏈條。 從近年來看,國內預制菜行業飛速發展,截至2022年12月底,我國現存預制菜相關企業高達6.4萬家。但超60%的加工企業仍處于小、弱狀態,沒有形成完備商業運行,集中度相對偏低,冷鏈及運輸面臨著高成本,距離遠等諸多局限。后續隨著預制菜術行業立項標準的制定和申請實施,或為預制菜行業發展奠定基礎。 |
上一篇:五一假期豬價“趁勢漲紅”,但此輪豬價上漲或將到此為止?
下一篇:4月第3周豬料比價4.10,未來生豬養殖頭均虧損為264.89元! |